
感染控制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,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,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。
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感染风险
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:如导尿管、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
呼吸道感染:特别是卧床和机械通气患者
手术部位感染
血液暴露风险
多重耐药菌传播
感染控制核心措施
标准预防措施:
手卫生:最经济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
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
呼吸道卫生/咳嗽礼仪
患者安置与隔离
设备清洁消毒
环境清洁
织物处理
安全注射实践
重点环节的感染控制
手卫生要点:
掌握"六步洗手法"
明确洗手与手消毒的指征
注意指甲清洁和饰品管理
定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
个人防护装备使用:
根据风险选择适当防护
掌握穿脱顺序(尤其注意脱卸时的污染控制)
避免防护装备的交叉污染
环境清洁消毒:
高频接触表面的重点清洁
正确的消毒剂选择和使用
清洁工具的管理(分区使用、定期更换)
终末消毒的规范执行
特殊情况的感染控制
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:
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
设备专用或充分消毒后使用
限制患者不必要的转运
加强环境清洁频次
明确标识提醒医护人员
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:
加强保护性隔离
严格访客管理
避免带入鲜花和生鲜食品
特别注意食物和水的安全性
提升感染控制效果的策略
加强教育培训,提高全员感控意识
建立完善的监测和反馈机制
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感染风险
鼓励不良事件报告和学习
定期更新感控政策和指南
感染控制是每位医护人员共同的责任,需要将标准预防措施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,形成"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"的文化氛围,才能真正实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双重保障。